东亚海洋文明的历史和环境(学习院大学・复旦大学・庆北大学校)

JapaneseKoreanChinese
第19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8年5月14日 举办

河野刚彦(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爱知县陶瓷资料馆调查报告・水下考古实习报告”

柏仓伸哉(学习院大学博士后共同研究员)“东周秦汉时期临淄地区所见居民与交流的各个方面”

        
【河野报告摘要】
 本报告汇报了去年8月19~21日在静冈县土肥进行的水下考古实习,以及今年1月13日的爱知县陶瓷资料馆访问情况。水下考古实习中,参加了潜水课程并在海中进行了实地体验。陶瓷资料馆一行,参观了平安时代至镰仓时代延续使用的古窑遗迹,进一步加深了对陶瓷器的理解。

【柏仓报告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利用线粒体DNA对考古所得古人遗体进行系统分类的最新研究。利用线粒体DNA进行母系遗传系统的分类,有可能进一步推测既往研究所无法展示的详细的人群文化交流活动。






第18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8年3月13日 举办

邹怡(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徽州茶业中心屯溪地位的确立——来在茶业周边产业的证据”

小武海樱子(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在海之间壮大的民间宗教团体——以近代香港的事例为中心”

        
【邹报告摘要】
 徽州,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黄山市,在今安徽省南部。屯溪,即今黄山市市政府所在地。明代中期以降,屯溪逐渐成为当地茶业的加工、贸易中心,并于1987年以后,升格为当地的行政中心。但从地理角度视之,位于新安江上游的屯溪,其交通条件并不能说非常优越。
 本报告通过回溯明代中期以降徽州茶业的运销路径,指出广州一口通商时代的政策限制,直接催生了屯溪作为当地茶业中心的兴起。鸦片战争以后,通商格局发生变化,但是以茶叶加工为中心而聚集起来的周边产业已经成就了屯溪的都市地位。屯溪的茶业中心地位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令新的交通网络建设围绕屯溪而展开,进一步加固、维护其地位。

【小武海报告摘要】
 现代的香港道教,在“三教一致”的文化气氛中,拥有社会阶层广泛的居家信徒,在1950年后的半个世纪中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其历史的源头却相对较新,是20世纪初期在中国从事救济与道德教化事业,各种各样新兴的民间宗教团体。
 在香港,20世纪30年代之前,吕祖道堂、先天道、同善社居家信徒的主体集中于知识分子、商人和未婚女性,形成了从广东远播至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的网络体系。50年代以后,香港的民间宗教团体均以道教组织的形式展开活动,满足人们的需求,与社会共存。






第17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8年1月23日 举办

水野 卓(专修大学非常勤讲师)“2007年度运河班调查报告”

大多和朋子(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2007年度交流网络班夏季共同调查报告”

        
【水野报告摘要】
 继2006年度的邗沟考察之后,2007年8月3日至11日对淮河以北的运河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围绕淮安和徐州两个城市展开,本报告记述了这次考察的内容。在淮安,考察团实地考察了载有“南船北马”之类记述的清代碑刻,并踏访了明清两代作为漕运主管漕运总督的公署遗址,由此对“过去”运河的意义进行了思考。在徐州,行船于微山湖上,微山湖是京杭大运河与运河的水源补给池之一,从而对“现在”运河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索。

【大多和报告摘要】
 07年度夏季的日本海考察,以能登半岛为中心,探访了北陆三县的福良、敦贺等港湾及渡来人遗址。这些地区,古代是与渤海使节进行交易的重要地区,中世则是制盐、制铁和陶器等工业生产场所,故而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另外,作为交流和交易的要津,人员往来频繁,自古就有不少信仰在此扎根,尤以祈愿航海安全和敬畏土地的神社和寺院为多。通过这次考察,对距离京城交通便利,同时又对他国开放港口的“越”这个地区在古代的重要性有了最新角度的认识,同时,对理解近代敦贺等地所担负的职能(以当地在古代的地位为依据,对日本海有了新的认识)也颇多启发之处。






第16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7年12月13日 举办

中村威也(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兼任研究员)“2007年度海港班调查报告”

石川晶(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关于清代的药材流通——以樟树镇药材商人为中心”

        
【中村报告摘要】
 2007年度的Section I海港海运班于7月30日~8月1日,考察了河北省秦皇岛市的老龙头、山海关,以及近邻辽宁省绥中县的秦汉建筑遗址(该调查由矢泽忠之与中村共同进行),8月6日~7日考察了山东省淄博市一带的战国时期齐国遗迹(二王陵、四王陵等王陵和齐国故城)及其相关博物馆(该调查由柏仓伸哉、矢泽忠之和中村共同进行)。考察也涉及了齐国故城排水沟遗迹、临淄古车博物馆等新近考古发掘成果。

【石川报告摘要】
 座落于江西省临江府清江县东北的樟树镇,是清代最重要的全国性药材流通中心之一。樟树镇的药材商人从江西一省走向全国各地,随着行商地域的扩大,湖南湘潭、四川重庆等城市也成为商人往来的重要地区,商人对这些城市的商业及地方行政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报告以樟树镇药材商人向全国拓展的进程和背景为中心,展示了清代药材业特殊而又复杂的流通体系以及作为业中翘楚药材商人的活动图景。






第15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7年11月29日 举办

李志淑(庆北大学校讲师•学习院大学客员研究员)“关于高丽时代官员的刑罚”

        
【李报告摘要】
 高丽时代刑罚制度的研究已蔚为大观,从唐律借鉴使用角度入手的研究以及偏向法制史方面的探讨比较多,但准确把握高丽刑罚制度实态的探究依然有待展开。因此,本研究转换视角,以五刑为中心,利用针对高丽官员的真实处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具体的案例样本,对执行方法、对应法条、赦免、复职及其后果等内容进行思考。这样的研究尝试,不仅有助于对高丽官员刑罚制度的理解,对理解该时期官职的运用,官僚的生活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政治、社会面貌亦大有裨益。





第14次东亚海文明SSM
2007年10月4日 举办

中西大辅(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古代东亚与会稽郡”

野本 敬(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云南省调查报告”

        
【中西报告摘要】
 汉代江南的会稽郡(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和福建省)就是春秋时代吴、越两国的地界。吴是太伯一系的周王室血脉,而越国是大禹的后裔。吴、越位于东亚沿海,海上活动发达。吴越的习俗文化,譬如稻作、潜水捕鱼、养蚕、文身、黑齿和巫术等远播日本、琉球和台湾等东亚海域地区。而且,在中国的文献中,倭人被视为太伯的后裔,屡屡能读到倭人来会稽交易、倭国在会稽郡之东这样的记载。因此,可以说会稽郡在东亚海域诸国交流的研究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地点。公元三世纪,称霸江南的孙吴政权,以及公孙氏、高句丽等积极推行向东亚海洋发展的外交政策,与倭国发生联系的可能性非常高。这可以从在日本发现刻有孙吴“赤乌”年号的铜镜中窥得一斑。正史《三国志》的撰写奉中原晋朝为正统,因此孙吴的海外发展情况大多失载,与倭国的交流是否因此而未能记载亦颇可存疑。本次报告主要是对东亚海域海上交流中国一侧的重要地域会稽郡,以及在日本所见中国江南文物的相关史料进行初步整理,作为日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野本报告摘要】
写真  这是2007年6月20日~7月19日与杨伟兵副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及武内房司教授共同前往云南省进行实地调查的报告。考察到达了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和西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进行了有关近代交通、陆路移民、矿山开发、水利和盐业生产等遗迹的实地考察及资料收集。计划今后以资料整理和研究的方式公布此次考察的成果。此外,本报告亦述及已安排于08年召开的国际会议以及今后合作研究的进展情况。




第13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7年6月7日 举办

河野刚彦(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
“从唐朝向外国人授官的倾向看东亚”

矢泽忠之(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
“秦汉时代山东半岛战国齐地的货币文化”

        
【河野报告摘要】
 唐朝对周边各国的评价,在唐政府向周边各国人士的官职授予情况中有所反映。
 本报告概述了唐朝针对各国官职授予的倾向。经过分析,可以看到突厥、突骑施、吐蕃、契丹和靺鞨等国人士多授予爵位、武职事官和地方官,而渤海、高丽、百济、新罗、南诏和日本等国人士多授予爵位、文职事官、地方官和文散官,授予官职的不同倾向呈现出地域上的差异。进一步考究,可以看到差异的关键在于是否为游牧民族、是否接受了汉字文化。

【矢泽报告摘要】
 秦汉帝国建立后,统一币制为半两钱,战国的货币因此而被淘汰。但是,在山东半岛东部(东莱、东齐)一带,一直保存着不在墓中放置钱币的风俗,这从当地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到。同时在这一带,战国时代齐国的重量单位依然残存,这些都是与战国货币相伴而生的重要文化现象。旧制货币本身随着统一的命令而淘汰消亡,但与货币相伴而生的文化却一直残留到了东汉末年。




第12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7年3月14日 举办

杨伟兵(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的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

野本敬(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
“云南的‘开发’与环境”

        
【杨报告摘要】
 清代前中期的云贵地区,中央王朝为了实现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推行了府州升降及直辖地化等一系列行政调整措施。杨伟兵先生在对这一政治过程的推行进度及涉及地域进行严密考证的同时,指出了政治制度在当地渗透的不均衡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对以往研究中对清朝直辖地化地域社会的既有认识提出了新的见解。随后,报告展示了民族地区生态的复杂性与中央能直接统治的地域范围,随着移民开发,云贵地区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政治制度上要求实现统一的目标逐渐明朗。

【野本报告摘要】
 以海洋视角观之,云南似乎是身居内陆,与之疏远的“边境”地区。但是,在中央王朝加强直接统治,外来移民加速开发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环境与生态资源持续利用的规范意识逐渐萌生,这些内容反映在当地残存的碑刻之中。此外,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云南成为东亚、东南亚海域,以及印度洋海域知识交流网络的中介点,众多近代思想在此交汇。“海域”、“环境”、“文明”等关键词,成为更加详尽展示人间世相的一个理想切入点。




第11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7年2月21日 举办

村松弘一(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教)
“韩国水利遗迹实地调查报告”

放生育王(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
“上海•复旦大学留学记”

        
【村松报告摘要】
 这是关于2006年12月21日~26日期间韩国古代水利设施实地调查的报告。调查踏访了碧骨堤(金堤)、菁堤(永川)、宫南池(扶余)、雁鸭池、书出池(庆州)和恭俭池(尚州)。此外,还参观了新近发现的韩国最古老的水田遗迹——芋田里遗址(安东)。此次考察是与庆北大学校合作的日韩共同学术调查,考察的进行与报告的撰写得到了以李文基为中心的韩方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

【放生报告摘要】
 本报告以2006年9月~2007年3月在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的留学经历为中心。这些内容对于今后派驻上海交流事务局(Inter-Office)的交流研究员(Inter-Fellow)具有参考价值。
 首先是对留学相关具体手续的介绍。尤其是签证、暂住证等证件的申办,特别强调了其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其次,介绍了驻上海交流事务局(Inter-Office)的情况。重申了该机构作为常驻上海学术交流中介所承担的职能。
 最后,介绍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概况(目前的主要研究人员与开授课程)以及与当地研究人员的具体交流活动(嘉定孔庙考察)和实地调查(郑州、洛阳考察)。这些内容均可作为今后继续展开研究的基础。




第10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7年1月24日 举办

福岛 惠(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
“港班06年度调查报告——泉州•厦门”

仓嶋真美(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
“多久圣庙调查”

        
【福岛报告摘要】
 本年度海港考察班以“东亚海文明与环境”为切入点,前往曾经繁盛一时的中国泉州及周边地区进行遗址、文物与景观的考察,以此厘清海陆交接点中海港城市的区位条件。报告结合比对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关于刺桐市的记载,对调查地区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海港城市泉州的兴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仓嶋报告摘要】
 “思想与知识网络班”以东亚海域周边思想与知识的传播及接受为研究的切入点,前往佐贺县多久市多久圣庙观摩考察了祭祀孔子的“释菜仪式”。多久圣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间,释菜仪式一直未曾停止。多久的仪式是传到日本的释菜仪式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自明代传入,至今平安延续,传承不绝。




第9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6年11月22日 举办

岛晓彦(东京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
“朝鲜对外使节‘燕行使’的路线与日程
             ——以17世纪后半叶以降为中心”

崔弘昭(庆北大学校讲师、学习院大学客员研究员)
“新罗下代的渡唐留学与崔承祐”

        
【岛报告摘要】
 “燕行使”是朝鲜派往中国的官方“外交”使节,朝鲜向清朝频繁派遣,担负着朝鲜与清朝间的“外交”联系。“燕行使”从首尔到北京的定期路线,历来有3条和2条两种意见。经过研究,报告人认为前者意见中,包含了只在一部分“燕行使”行程中才能见到的取道沈阳的路线,所有“燕行使”定期经由的路线有1679年以前与1679年以后2条。

【崔报告摘要】
 新罗末期渡唐留学生出身,历经后三国时代(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高丽)和后百济政权,被目为文人官僚的官员崔承祐,关于他在历史中的地位,尚无多少研究。报告人抓住“渡唐留学风行”这一时代背景,概述了崔承祐及其时代,并对他的留学经历及其在唐的交游关系进行了梳理。以知识分子对现实的认识和应对为研究视角,分析了崔承祐的留学仕宦生涯。




第8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6年10月25日 举办

长谷川顺二(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
“黄河故道调查记”

        
 这已是黄河故道的第三次调查,从河南省滑县出发,道经新乡市、延津县,最终到达武陟县。自战国以前到北宋末年的1000多年间,黄河在此流经,包括了南部的洛阳、郑州,北部的邺城等历史上重要的地区。
 此次调查参观了枋头城、汲县故城、卷县故城等西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堡遗址。这一地区,宋代以前形成的黄河堤防至今仍有残迹存在。延津县将县内这些遗迹称为“黄河故道”,并辟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参见照片)。在放任自生自灭,或者为了开发而破坏古代遗址遗迹的今天,如此积极的古今共存规划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7次东亚海文明SSM
2006年9月27日 举办

滨川荣(共立女子大学非常勤讲师) “邗沟调查报告——对中国最古老运河的访问”

牧飞鸟(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 “2006年度日本海调查报告”


 滨川的报告记述了7月28日~8月4日运河班进行的邗沟调查,包括调查概要(扬州、高邮、淮安)和今后的展望。艰苦的大运河航运、1931年高邮文游台淮河泛滥等论题运用照片展示,引人入胜。还有什么比实地调查能更清晰地遍览邗沟面貌及其在东方大平原的地位呢?

写真  牧的报告记述了8月8日~11日进行的以青森、函馆为中心的日本海调查,报告通过丰富的照片展示了调查的日程与遗迹的概况。考察从三内丸山遗迹开始,随后,踏访了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水田耕作遗迹——垂柳遗迹,调查了典型的中世纪港湾遗址——十三凑。此外,还参观了平安时代的防御性村落——高屋遗址,以及唐川城、福岛城和胜山馆等与安藤氏有关的古迹。在市立函馆博物馆中,见到了志海苔馆的古钱实物,并实地访问了其出土地点。

第6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6年7月10日 召开

 程序:
1.问侯(鹤间和幸)
2.平成18年的联合概要(村松弘一)
3.段Ⅰ研究计划报告
  ○黄河下游班(市来弘志)
  ○海港航运组(福岛惠)
  ○运河组(浜川荣)
  ○灾害组(村松弘一)
  ○水利技术组(村松弘一)
4.段Ⅱ研究计划报告
  ○交流网络班(下田诚)
  ○思想和知识网络班(大泽显浩)

【段Ⅰ】
 黄河下游班对黄河故道的调查,9月1到10的日实施,地点是黄县三杨庄遗址为中心。对泉州/福州/宁波的考察,将在12月29日到1月7日实施,由港班负责。运河组从7月28日到8月4日考察「邗溝」。灾害组将对课题进行数据分类和整理。水利技术组对韩国碧骨堤实施考察,时间是12月中旬到下旬。以上均有提交报告。

【段Ⅱ】
 交流网络班8月8到11日实施对日本海的考察,以十三湊为中心。在思想和知识的网络班, 11月11日或者18日实施对被隋唐时期东亚佛教的"宗派意识"讨论和十月20-22日实施的多久圣庙调查/长崎海港、文物调查报告形成。






第5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6年6月2日 召开

浜川荣先生(共立女子大学客席讲师)
「崇明岛调查记」

牧飞鸟先生(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半期课程)
「今后的研究计划」

        
 浜川报告,上海/崇明岛的产业沿革,该调查在3月23日实施完成。崇明岛据中国说被认为是第3岛,在长江河口中。历代岛的大小有变化,地方志有记载"沙"的增加和田地方的不断涌现。通过报告我们能从丰富的照片中观察到现今的形态。
 至于牧报告,主要是回顾日本古代贈位问题的研究和介绍,并且指出相关研究的缺乏现状。另外,还显示了通过朝鲜半岛的讨论来研究赠位问题的新途径。会场上有关追贈关联以及地方官员、品位的关系有发言讨论。




第4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6年4月27日 召开

中村威也先生(学习院大学客席讲师)
「蔚山调查记」

田中大喜先生(驹场东邦中・高等学校教谕)
「冲绳大型城调查记」

鹤间和幸先生(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
「乐浪汉墓/高句丽壁画调查报告」
              
 中村报告是关于在3月26日进行的韩国蔚山日本城的调查(西面纯朴的海湾日本城/蔚山日本城)和长寿海湾鲸博物馆的参观,“三浦日本馆”(从大约1420年代起的日本人居留地)的一个盐浦的访问。
 之后田中报告,中山王权的中枢部城在3月19日进行了的冲绳城调查中成为主要,调查对象包括(中城/胜连城/座喜味城/浦添城)等,再次确认城研究的现状,并且比较乐战国期的”日本”城郭和冲绳大型城的特殊性。
 最后关于乐浪汉墓/高句丽壁画,4月7日到11日鹤间先生访问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乐浪汉墓2000-3000规模,存在于平壤京市街一带,除了发掘场面外,包括图、出土品(木马/球器/漆器)的报告均有展示。此外,还有平壤城市内的居民生活等不常见形态及话题介绍。




第3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6年3月15日 召开

菅野惠美先生(文教大学客席讲师)
「黄河下游域空间观点」

长谷川顺二先生(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半期课程)
「内黄县三杨庄西汉黄河河道复原~遗迹和黄河的关联~」
              
 关于菅野报告,是黄河下游域的空间观点再次整理,根据汉葬发现的装饰(画像石/画像磚)的研究,这属于的运河组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交报告。报告显示作为战国秦汉时期异文化和政治集团并存的黄河下游流域,有着比较早期的东亚海文明形态和空间格局。
 长谷川的报告,主要是对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遗址的各种日本报刊在2月22日刊登了的最新的发掘报告,并根据新华社和自己的研究,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已报告是黄河下游班的本年度调查对象上的思考,显示出作者浓厚兴趣。




第2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6年2月27日 召开

福岛惠先生(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半期课程)
「粟特人和粟特东面亚洲海-日本的人的痕迹」

大多和朋子氏(学习院大学大学院博士后半期课程)
「东亚海-河/津/艺妓的船」
              
 福岛报告,是段Ⅱ的计划和“人的网络”2章有关的”东西网络”的构造研究,追寻了日本的粟特人足迹。指出粟特商人和新罗商人/对日本唐商人的活动圈重叠起来的事由,并且在粟特商人和新罗商人的交易形态比较显示出积极的研究。今后进一步将有研究的深入。
 大多和报告,从艺妓的起源开始,考察了她们的集栖息地/上班形态,并且作为艺妓研究的意义在家族史/权力理论上有一定分析和预料。




第1次东亚海文明SSM
写真 2006年1月19日 召开

村松弘一先生(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手)
「水与人视角下的东亚海文明史」

下田诚先生(东京学芸大学客席讲师)
「中国东北地区海外调查报告」
              
 村松报告,从陂池文化叙述到了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中调查敷叶子施工方法/草土方法的扩大,以及相关研究的设想。对即将开展的12月下旬关于碧骨堤岸的调查予以希望。
 下田针对去年12月下旬开展的中国东北地区调查(大连/长春/沈阳/北京),报告了大连港湾历史定位以及资料调查的概要。山东辽东半岛、渤海、黄海的研究也被注意到了。






このページの先頭に戻る